站点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站点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发布时间:2021-12-30 浏览次数:0

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博士后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博士后管理规章制度,为提高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从2001年设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至今已拥有十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是:生物学、物理学、数学、中国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体育学、地理学、化学。近五年为进站博士后提供各类经费支持600多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招收140多名博士后进站,其中有70多位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在站博士后中有4人入选博士后创新支持计划。已经与省农科院、风帆股份、华药等工作站以及河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博士后创新基地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

流动站名称

设站时间

生物学

2001年3月

物理学

2007年6月

数学

2007年6月

中国史

2007年6月

马克思主义理论

2009年10月

中国语言文学

2009年10月

体育学

2012年8月

生态学

2012年8月

地理学

2014年2月

化学

2019年9月


招收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符合国家博管会规定;

2、申请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不超过三年;

3、申请者必须保证有充足时间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遵守我校相关管理制度;

4、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潜力,能够如期完成研究计划。

                                     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生物学

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 细胞信号转导

动物细胞代谢及发育生理; 神经生理;微生物生理;

生态学

动物生理生态与种群生态学;资源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育。

联系人: 李宁  电话:0311-80787508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生物学、生态学)、十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其中细胞生物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建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一批国家级学科建设平台和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河北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学科建设平台。研究队伍、科研项目、获奖成果、培养人才等指标在总体上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生物学、生态学两个设站学科拥有专任教师共8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0人,教授38人,副教授26人,中科院院士1人,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5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4位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多人次获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和杰出青年等人才项目支持

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物理学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低维体系新奇量子现象研究;

纳米体系量子调控研究;有机光电子物理;

光纤激光技术与现代光通信;

纳米材料与结构;氧化物功能材料物性及微结构;

氧化物薄膜材料的生长和物性研究;

新型半导体与形状记忆合金的结构与磁性;

非线性物理;中高能粒子物理。

联系人: 张君梦   电话:0311-80787308

      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现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天体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2005起物理学纳入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2000年凝聚态物理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新型薄膜材料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成立“国家天文台-河北师范大学空间科学联合研究中心”。2016年物理学科被确定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名列第39位,与北京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并列。目前,学科有教授28人,副教授29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博士生导师16人。其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河北省突贡专家2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省青年拔尖人才4人、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省“三三三”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人、三层次人选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孙义燧、韩占文先生、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李文治、伦敦纳米技术中心霍素国、国家天文台严俊、赵刚等16位知名专家学者被聘为学科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数学

算子代数与算子理论;智能计算及其应用;       组合设计与组合几何;动力系统与微分拓扑;     代数与代数组合;数学教育与数学史。

联系人: 刘秋菊   电话:0311-80787208


    河北师范大学数学学科是我国建立学位制度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1998 年获批基础数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 年获批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 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 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作为河北省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数学学科,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科技主管部门的长期大力支持,2005 年被列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2013 年被纳入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016 年在河北省“双一流”大学建设中被确定为世界一流学科立项建设点。依托数学博士一级学科,2011 年省政府批准成立“河北省计算数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同年成立“河北省移动物联网研究院”,2013 年“河北省数字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河北省首批“2011 计划”15 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此外,“河北省数学研究中心”、“河北省数学会”也挂靠在我校。数学学科现有教授35人,博导24人,中科院首批“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1人、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燕赵学者1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百篇优博获得者1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河北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各1人。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荣获省部级奖励7项。

   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中国史

中国早期国家文明与河北古国研究;华北考古;

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

黑水城与古籍公文纸背文献;

中国近代政治与文化研究;

中国近代国防与外交研究;环境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联系人:宋坤     电话:0311—80788406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教育部第三批品牌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河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本学科现有专职教研人员2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5人。教研人员中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博士后4人,主持过或正在主持国家基金项目者占65.3%。本学科在中国早期国家文明与河北古国研究、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特色。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其余各类国家项目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培养的毕业生中,一人获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一人入选全国百篇优博提名。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联系人:付东东  电话:0311—80788111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也是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流动站有博士生导师21人,组成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学术优势合作互补,研究成果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流动站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加强博士后的培养质量,有多名博士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文史哲》等全国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中国语言文学

先秦文学与文化;

汉语词汇学与辞书学;

传统语言文字学;现代诗学研究。

联系人: 李光辉  电话:0311-80788308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拥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等十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二级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9年被批准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文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特聘教授3人,教授26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6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32项,教育部和河北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7项。拥有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代文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两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此外,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诗经学会,以及省级学会——河北省文学学会、河北省语言学会、河北省写作学会等学术团体挂靠在本学院。

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体育学

体育健身理论与应用;

专项运动技能理论与实践;

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联系人: 刘少强  电话:0311-80787708

       体育学学科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河北省唯一的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9年“人体运动生物信息测评实验室”评为省重点实验室,2012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批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获批为省重点学科。2017年,体育学学科又获批体育学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可以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生。师资队伍结构优良,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博导6人,博士学位教师24名,在读1名,硕导38人,正教授21名,副教授59名,河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1名,河北省百名创新人才2名,有教育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理论组副组长1名、中国体育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全国体育硕士教指委委员1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各分会常委4名,河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委员4名,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会副会长、委员2名。科研成果紧密结合体育实践,服务学校与社会,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处于全国领先及先进水平。目前,本学科已培养出25名博士、2007名硕士,以及一批全国知名的体育工作者。国家著名教练许绍发、体育总局领导蔡振华、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张怡宁等,以及河北省各级各类学校体育部门的大部分师资及领导均为本学科培养。

 

 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地理学

花粉现代过程与环境变化;

信息经济地理;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评价;

生态评价与修复;

地理大数据挖掘与定量遥感。

联系人: 丁疆辉  电话:0311-80787606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等教学及科研平台。同时建有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个国家特色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以及自然地理学省级重点学科等建设项目。设站学科目前拥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9人,副教授15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三三三”二层次人才1人,34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0位教师具有海外经历。学院作为河北省目前唯一的地理学博士、硕士授权点,在全省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关键领域中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地方服务和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设站学科

重点研究方向

化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药物及分析化学

联系人: 曾艳丽   电话:0311-80787402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2人,省突贡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1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省杰青3人,专任教师中86%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拥有无机化学省级重点学科、无机纳米材料和有机功能分子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是基础教育师资、化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建有国家科学教育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基地和河北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ESI数据显示,近几年我院化学学科研究影响力连续保持在全球化学研究机构前1%。学院现有四个主要的学科方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及分析化学。建有6个研究团队:无机纳米材料化学、有机功能分子化学、计算量子化学、电化学与能源材料化学、绿色合成化学、配位化学与发光材料化学,涵盖全部化学二级学科。近五年,学院教师共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总经费达2000余万元。在Angew.Chem. Int. Ed.、Adv. Func. Mater.、Nano Energy、ACS Catalysis、Chem. Commun.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2016、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学院与石药、华药和风帆集团等联合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